公司新聞



從“硬”到“軟” 回顧13年WWDC上的關鍵詞


時間:2015-06-16 作者:


 

  2003年關鍵詞—PowerMac G5

  WWDC的中文釋義為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周期為每年一次,它是蘋果公司向研發者們展示最新軟件和技術的平臺。如今WWDC越來越像一個節日,高昂的票價以及一票難求的局面早已不是什么新聞,從1983年首次舉辦,WWDC已經走過了32年的歷史。

  不過在筆者來看,蘋果能成為時下業界霸主,離不開過去十多年來對市場和產業端的精耕細作,而蘋果對于未來的方向以及對于市場的回應,很多都體現在了WWDC上,然而奠定其地位這13年來,蘋果在WWDC上究竟都有哪些值得我們回味的產品和技術呢?

2003年對于中國來說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非典的肆虐幾乎讓人人都選擇了足不出戶的生活狀態,因此你會發現在那一年的中國,電腦銷量呈現出了爆發式增長。同年,在WWDC上蘋果發布了被喬布斯稱為當時“世界上最快的電腦”PowerMac G5。

  2003年對于中國來說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非典的肆虐幾乎讓人人都選擇了足不出戶的生活狀態,因此你會發現在那一年的中國,電腦銷量呈現出了爆發式增長。同年,在WWDC上蘋果發布了被喬布斯稱為當時“世界上最快的電腦”PowerMac G5。
從 1994年推出第一代PowerMac臺式電腦算起,2003年推出的PowerMac G5已經算是第十代產品了,而PowerMac G5在WWDC 這么重要的場合亮相,間接說明了那還是臺式電腦代表著高端娛樂的時代。毫無疑問,PowerMac G5在當時絕對是頂級配置,搭載了全新的64位處理 器,不過,價格也體現著頂級水準,售價高達1999美元,而此后相當長一段時間,Mac Pro都采用了類似G5的設計。

  從 1994年推出第一代PowerMac臺式電腦算起,2003年推出的PowerMac G5已經算是第十代產品了,而PowerMac G5在WWDC 這么重要的場合亮相,間接說明了那還是臺式電腦代表著高端娛樂的時代。毫無疑問,PowerMac G5在當時絕對是頂級配置,搭載了全新的64位處理 器,不過,價格也體現著頂級水準,售價高達1999美元,而此后相當長一段時間,Mac Pro都采用了類似G5的設計。
除了硬件產品,在2003年WWDC上,蘋果還發布了OS X 10.3、Safari 1.0、Xcode、iSight攝像頭以及iChat聊天軟件。

  除了硬件產品,在2003年WWDC上,蘋果還發布了OS X 10.3、Safari 1.0、Xcode、iSight攝像頭以及iChat聊天軟件。

  2004年關鍵詞—2560x1600

  如今萬惡的“1366x768”已經成為了網絡中的流行語,這間接說明了此分辨率產品依然在市場中扮演著主流角色,然而在十多年前,蘋果就在思索著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大躍進”,并付之于行動。
因 此在2004年的WWDC上,我們看到了分辨率達到2560*1600的30英寸液晶顯示器,作為一款應該屬于未來的殘品,價格也是未來級的售價高達 3299美元,同時這款顯示器對硬件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搭配Nvidia GeForce 6800 Ultra DDL顯卡及PowerMac G5使 用。

  因 此在2004年的WWDC上,我們看到了分辨率達到2560*1600的30英寸液晶顯示器,作為一款應該屬于未來的殘品,價格也是未來級的售價高達 3299美元,同時這款顯示器對硬件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搭配Nvidia GeForce 6800 Ultra DDL顯卡及PowerMac G5使 用。
除了這款30英寸版本,還包含了20英寸和23英寸版本,而在軟件端還發布了Xcode 2及服務器版的OS X 10.4。

  除了這款30英寸版本,還包含了20英寸和23英寸版本,而在軟件端還發布了Xcode 2及服務器版的OS X 10.4。

  2005年關鍵詞—英特爾X86

  2005年的WWDC上我們沒有看到驚世駭俗的硬件 產品,但是其卻具有著劃時代的戰略意義,而這一切來自于蘋果在會上宣布放棄IBM PowerPC系列處理器,轉而使用英特爾的X86架構處理器。實際 上,自1994年開始,蘋果的PC設備就一直使用著IBM處理器,顯然在轉投英特爾陣營后,開發者需要重新開發支持X86架構的軟件。
盡管不情愿,但對于蘋果來說采用英特爾X86架構是一個明智之舉,畢竟IBM PowerPC處理器能耗高、成本高,這對于愈發需要長續航和高性價比產品的大趨勢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從“硬”到“軟” 回顧13年WWDC上的關鍵詞

  盡管不情愿,但對于蘋果來說采用英特爾X86架構是一個明智之舉,畢竟IBM PowerPC處理器能耗高、成本高,這對于愈發需要長續航和高性價比產品的大趨勢顯然是背道而馳的。

  2006年關鍵詞—Mac Pro

  投入到英特爾的懷抱,注定蘋果會在硬件設備上有較 大的動作,因此在WWDC2006上我們看到了代替PowerMac系列的新型臺式電腦Mac Pro,不過客觀來說,除了內置了英特爾處理器 外,Mac Pro與之前的PowerMac系列整體外觀相差并不大,直到垃圾桶Mac Pro上市后,其產品外觀才有了較大變化。
除了這款換了芯的臺式電腦,蘋果在WWDC2006上還發布了OS X 10.5系統及Xserve四核服務器。
從“硬”到“軟” 回顧13年WWDC上的關鍵詞

  除了這款換了芯的臺式電腦,蘋果在WWDC2006上還發布了OS X 10.5系統及Xserve四核服務器。

  2007年關鍵詞—Windows版Safari

  實際上對于WWDC來說,也存在大小年的說法,大年會發布震撼性產品,而小年僅存在于軟件更新,如果以這個標準來看,那2007年WWDC完完全全應該被稱之為小年,因為看點著實有限,而且并沒有硬件產品亮相。

2007年WWDC上蘋果推出了Windows版Safari(圖片
2007年WWDC上蘋果推出了Windows版Safari(圖片
唯一還能被稱之為亮點則是蘋果在會上發布了Windows版Safari,其Beta版在兩天內便突破了100萬次下載量。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源于蘋果要趕工仍未完成的OS X 10.5,同時還在積極開發iPhone軟件工具包。

  唯一還能被稱之為亮點則是蘋果在會上發布了Windows版Safari,其Beta版在兩天內便突破了100萬次下載量。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源于蘋果要趕工仍未完成的OS X 10.5,同時還在積極開發iPhone軟件工具包。

  2008/2009年關鍵詞—iPhone

  2007年iPhone的發布堪稱是一顆 炸彈,在那個全鍵盤統領江湖的時代,觸控屏的iPhone似乎沒有獲得太多好感,然而2008年,蘋果在WWDC 2008上發布了iPhone 3G。 除了支持3G網絡,產品的設計也發生了變化,另外整體性能也更強。在此之后,具有智能身份的iPhone開始逐漸蠶食諾基亞的龐大市場。
當 然,蘋果為了將前浪拍在沙灘上,可謂是加快更新速度,在2009年WWDC上,更是拿出了iPhone 3GS,雖然外觀變化不大,但整體性能令人驚 喜,iPhone首次加入了自動對焦攝像頭,并且可以拍攝視頻。iOS系統版本也升級為3.0,添加了復制粘貼功能及語音搜索功能。
從“硬”到“軟” 回顧13年WWDC上的關鍵詞

  當 然,蘋果為了將前浪拍在沙灘上,可謂是加快更新速度,在2009年WWDC上,更是拿出了iPhone 3GS,雖然外觀變化不大,但整體性能令人驚 喜,iPhone首次加入了自動對焦攝像頭,并且可以拍攝視頻。iOS系統版本也升級為3.0,添加了復制粘貼功能及語音搜索功能。

  2010年關鍵詞—iPhone 4

  “你買了蘋果4,我卻只能買4袋蘋果”這句話從側面印證了iPhone 4在當年是多么火爆,一部手機可以加價數千元,這似乎也只有iPhone 4能做到,毫無疑問,在當年iPhone 4的發布絕對可以稱之為一個現象級事件。
iPhone 4 是蘋果在WWDC2010上拿出的重量級設備,不過這屆WWDC對于蘋果來說似乎是一個轉折,在iPhone 4發布的兩個月前,原型機就已經在網上大肆 爆料,最終的說法是蘋果工程師在酒吧喝酒時無意中丟失了原型機所致,但很多人意識到這或許是則炒作事件,然而從此以后,蘋果的保密政策似乎也越來越差。

  iPhone 4 是蘋果在WWDC2010上拿出的重量級設備,不過這屆WWDC對于蘋果來說似乎是一個轉折,在iPhone 4發布的兩個月前,原型機就已經在網上大肆 爆料,最終的說法是蘋果工程師在酒吧喝酒時無意中丟失了原型機所致,但很多人意識到這或許是則炒作事件,然而從此以后,蘋果的保密政策似乎也越來越差。
除了一機難求的局面然iPhone 4名聲大震,另一個則是眾所周知的“天線門”事件。同時,在會上,蘋果還發布了iAds廣告平臺、Safari 5、Facetime、iOS版iMovie等一系列軟件服務。

  除了一機難求的局面然iPhone 4名聲大震,另一個則是眾所周知的“天線門”事件。同時,在會上,蘋果還發布了iAds廣告平臺、Safari 5、Facetime、iOS版iMovie等一系列軟件服務。

  2011年關鍵詞—iCloud

  或許是喬布斯想讓人們回到軟環境端,因此從2011年開始蘋果不再通過WWDC來發布重量級新產品,而2011年WWDC的主旋律則是iCloud云服務,其支持iOS、OS X與Windows多個平臺,可實現更方便的移動設備與桌面電腦資料交換。
iCloud是基于原有的MobileMe 功能全新改寫而成,提供了原有的郵件、行事歷和聯絡人同步功能。同時,其讓使用者可以免費儲存5GB的資料。除了iCloud,大會還發布了OS X 10.7及iOS 5。

  iCloud是基于原有的MobileMe 功能全新改寫而成,提供了原有的郵件、行事歷和聯絡人同步功能。同時,其讓使用者可以免費儲存5GB的資料。除了iCloud,大會還發布了OS X 10.7及iOS 5。

  2012年關鍵詞—視網膜Macbook Pro

  雖然在2004年蘋果就已經推出了高分辨率顯示器,不過在移動PC產品線上蘋果似乎并沒有那么激進,直到2012年的WWDC上,蘋果才推出了搭載視網膜顯示屏的Macbook Pro,這讓很多果粉十分興奮。
蘋果在WWDC2012上推出Retina Macbook Pro(圖片
蘋果在WWDC2012上推出Retina Macbook Pro(圖片

  除了屏幕升級,它也采用了新的處理器、采用固態硬盤、去除了光驅,機身便攜性進一步增強。除此之外,新款MacBook Air、iOS 6、OS X 10.8也一同登場。

  2013年關鍵詞—iOS 7

  近兩年流行的扁平化設計 思維正是來自于蘋果在WWDC2013上推出的iOS 7,在展示環節,扁平化UI帶來了十足的新鮮感,而Jonathan Ive首次負責軟件設計,便 帶來了驚艷感,使得iOS 7看上去完全是一個新系統。當然,新的控制中心、Airdrop功能也十分好用。
同時,與iOS 7一同登場的還有OS X 10.9、全新Mac Pro、新款MacBook Air、iTunes Radio服務以及新版Safari瀏覽器。
從“硬”到“軟” 回顧13年WWDC上的關鍵詞

  同時,與iOS 7一同登場的還有OS X 10.9、全新Mac Pro、新款MacBook Air、iTunes Radio服務以及新版Safari瀏覽器。

  2014年關鍵詞—Yosemite

  PC產業整體出貨量的下滑5%,Mac卻增長 了12%,現在有8000萬”蒂姆庫克宣布這一結果,也意味著蘋果會繼續不遺余力的加快OS X的革新。在WWDC2014上推出的 OS X 10.10 Yosemite,最大的變化來自界面設計,全面向之前iOS7的扁平化設計靠攏,Dock工具欄和系統圖標經過了重新設計,圖標 的光影紋理沒了,線條更加簡約明快,而Dock工具欄也變成了毛玻璃半透明效果,與當下的iOS7設計風格幾乎完全一致。

(圖片引自The Verge)
(圖片引自The Verge)
(圖片引自The Verge)
(圖片引自The Verge)


(圖片引自The Verge)
(圖片引自The Verge)


(圖片引自The Verge)
(圖片引自The Verge)


(圖片引自The Verge)
(圖片引自The Verge)


(圖片引自The Verge)
(圖片引自The Verge)

  新 的OS X 10.10 Yosemite更大變化除了界面之外,還有Spotlight,Spotlight 的外觀和運行模式與啟動欄相似。我們可以 輸入幾個字母來搜索全局相關信息,比如通訊錄、網頁、程序等等,快捷搜索的功能十分方便,不僅僅是簡單的內容,甚至是網絡上許多信息都能搜索到,包括集成 了地圖功能,有點類似SIRI。

  與此同時,通知中心也發生了進一步的進化,新增全天通知功能,并且支持天氣、股票等小插件,實用性增強。

  寫在最后:

  從這十多年的WWDC上我們可以看到,蘋果對于未來的把控還是十分到位的,你總是感覺蘋果不經意間就拿出了能夠改變世界的產品,但實際上在這背后喬布斯的蘋果和庫克的蘋果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不卡,午夜成人理论在线观看,男同全黄H全肉视频大全